谈谈两本《芯片战争》

来自:Bing 的 AI 创建( Prompt: 芯片战争 书籍 中美两国 )

前一阵子连着把中外两本《芯片战争》都看完了,一本作者是中国的余胜;另一本的作者是美国的克里斯·米勒。顺便配上“小宇宙“播客里“半拿铁”的几期人工智能的节目,真是足足的给我这个门外汉填压了一大堆的信息。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光是看这些热闹也足够让我慢慢消化的了。

我先听的播客,播客里首先紧随今年的热点——人工智能讲了相关领域的发展历程,顺便又开启了硅谷系列讲述了计算机硬件的发展过程。刘飞和潇磊这二位用表演相声的方式来讲故事,一点儿都不枯燥,可以算得上是环环相扣、引人入胜。这两年中美关系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从人工智能到芯片限制,听完这几期播客,大概对这些有了粗浅的了解,看到《芯片战争》这书名时,感觉为了迎合当下时局,没想到居然中美两国各写了一本。索性两本都读一遍,肯定会有互相弥补的地方。

详细的书评我就不写了,我也没那个水平,况且网上肯定也有很多人评论,我只从我自己的角度稍微说说两本书的差异。

余胜版本的《芯片战争》时间轴很清晰,我之前总结的那个时间轴基本上都是出于这本书,作者很用心搜集了一大堆的关键事件,其中“上部”能准确的描述出芯片发展的总体脉络,“下部”基本上就是站在国人的角度简单介绍了中国在芯片研发上的坎坷经历。对于我这样一个小白来说,在记录时间轴的同时,就能感受到芯片产业发展的变化情况,以及风云莫测的经济变化。

克里斯·米勒的《芯片战争》就不一样了,本以为看这本书时,可以在时间轴上详细弥补一些缺失,但看下来却很少能做修改。一方面由于我懒,如果要这么做,就要一点点的去核实资料;另一方面,这本书压根儿不是为了让你跟看年表一样看待这部分历史,其中介绍很多重要事件时,并没有专门去写出准确的时间,相反看这本书更像是在看故事,并且有很多具体事件的细节描写,能看到不同的人、不同的公司以及不同国家之间在不同的事件、不同的时间上作出的不同决策,更多的是在分析事物发展的原因。尤其是讲到俄罗斯为什么始终没有发展出自己的芯片技术,非常有意思。

综合看,两本书的确是各有不同,如果你只想简单的看看芯片发展的时间史,看余胜这本就够了。如果你还想知道为什么会这么发展,那么建议你去看看克里斯·米勒的这一本。当然了,我最推荐的还是赶紧去“小宇宙”找“半拿铁”这个播客,听听他们的节目!

2023-09-03


谈谈两本《芯片战争》
https://treejs.cn/2023/09/03/books/BothChipWar/
作者
zTree
发布于
2023年9月3日
许可协议